职场人必备效率神器:用 Loom 视频开启高效沟通的新方式
- Atlassian

- 3月2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7月26日
根据 Gartner 最新研究,"变革已成为新常态",但数据却显示"仅有 34% 的变革举措能取得明显成功"。无论是组织架构调整这样的大变革,还是推行新流程这类小改进,若缺乏清晰的记录和沟通,团队就难以真正落实。毕竟,改变从来都不容易。
本文将揭示变革失败的主要原因,并展示如何用 Loom 视频工具破解这些难题。
变革失败的三大根源
企业级业务持续剧烈演变,但传统的自上而下变革管理方式已与现代团队工作模式脱节。然而 Gartner 调查显示,80% 的企业仍在沿用这种过时方法。
要让团队顺利适应变革,必须避开这三个常见误区:
误区一:目标模糊不清
当员工不理解"为什么要有这些改变"时,新政策在他们眼中就只是徒增负担。若团队看不到新流程与业务目标的关联,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。即便表面配合,缺乏共识也会导致执行流于形式,难以达成预期效果。
成功变革的关键在于让每个成员都理解变革的深层意义。
误区二:语气传达不当
变革过程往往伴随复杂情绪——从热情到犹豫再到抗拒。为化解潜在抵触,领导者需要用恰当的语气推进变革。
沟通效果不仅取决于内容,更在于表达方式。日常用语会根据语调产生截然不同的含义,书面沟通同样如此。合适的语气能提升参与度、说服力和信息影响力。
但要在内部沟通中保持一贯的感染力非常困难。纯文字沟通极易引发后续误解。Loom 对 3000 名知识工作者的调研显示,97% 的人认为数字沟通需要辅助手段来明确语气。
建议在发送前先朗读内容,确保信息气质与受众匹配,避免引发冷漠、愤怒、恐惧或困惑等负面情绪。别让团队成员在迷茫中等待解释。
误区三:形式效率低下
成功的变革管理需要团队快速理解信息并能转述他人。信息载体形式直接影响理解速度和查阅便利性。
比如 Confluence 等书面形式适合需要反复查阅的复杂信息,而 Loom 这类视频则更擅长展示需要声画配合的步骤指导。
现代人的记忆越来越短暂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两周后能记住的内容所剩无几。Loom 提供的多媒体资源能适配不同学习风格和工作流程。
关于 Loom

Loom 是一款异步视频工具,能大幅减少低效会议对工作的干扰。需要实时讨论时,先用 Loom 短视频提供背景信息,也能让会议更高效。
通过 Loom,您可以录制屏幕操作并同步人脸画面,彻底解决语气传达的模糊性。这种形式既能传递信息,又能建立情感共鸣。
在 Slack、知识库等多平台并存的环境下,很难维护单一信息源。当多人协作制定方案时,纯文字沟通很快就会需要额外会议来澄清误解。
用 Loom 视频解读变革管理文档,可以省去无数澄清会议。有效的变革管理需要高频沟通,这正是 Loom 的强项。
Loom 的协作功能允许观众用视频回复或针对特定时间点评论,从而避免产生新的会议需求。
Loom AI 智能套件
Loom AI 能极大简化和加速变革管理流程:
智能文案:自动生成符合视频语气的消息、文档或 Jira 工单,甚至可转化为标准操作流程(SOP)
智能摘要:自动生成视频内容提要,显示在视频下方
智能章节:根据内容自动分章,方便导航
智能任务:识别视频中的行动项并生成可勾选任务清单
语气优化:自动过滤"呃""嗯"等语气词,让表达更专业
会议笔记(测试版):关联日历后自动生成会议记录和转录文本(即将支持Confluence 自动归档)
静音剪辑:自动删除视频中的空白片段,节省剪辑时间
让知识高效传递
无论工程、销售、HR、客服还是教育领域,Loom 都能为组织各环节提供解决方案。目前全球 40 万家企业、超 2500 万用户正通过 Loom 在快节奏工作中实现知识沉淀和变革管理。
欢迎参加网络研讨会《释放 Loom 对领导团队的价值》,了解企业高管如何运用 Loom 增强领导力能见度、推动组织协同并提升透明度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