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亲身体验,打造更强产品:Atlassian 如何利用自身产品实现全球团队协同

  • 作家相片: Atlassian
    Atlassian
  • 5月20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已更新:7月26日

在科技行业,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叫做“Dogfooding”,意为公司内部自己使用自家开发的产品。这不仅是检验产品好坏的试金石,更是发现问题、激发创新的重要途径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 Atlassian 是如何将这一理念发挥到极致,真正做到“Atlassian for Atlassian”。

Atlassian 成立 20 余年来,不仅为全球 30 万家企业提供协作工具,更将自身打造成「未来工作模式」的试验场——通过目标对齐、智能协作与知识共享,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12000+ 员工如同一个团队般高效运转。

團隊協同

当工作方式落后于时代

在传统组织中,信息往往像「传话游戏」:

  • 员工每周花费1/4时间搜索信息(25%)

  • 98%的高管担忧团队未能有效利用 AI 打破信息孤岛

  • 2%的组织能真正实现高效协作

这种割裂导致团队不断重复发明轮子,而分散的知识更让 AI 难以发挥价值。

三大核心支柱:让协作自然发生

1.目标对齐:让每个人看见北极星

  • 透明化 OKR:从公司级目标到个人任务,全部通过 Atlassian Goals 公开可视化。每位员工都能看到自己的工作如何与战略挂钩。

  • 视频同步机制:销售团队用 Loom 录制目标宣导视频,嵌入 Confluence 销售中心;每周一管理层通过 Loom 视频同步优先级,确保战略落地。

目标是我们的指南针。只有当所有人看得见方向,才能真正同频。

—— Anu Bharadwaj,Atlassian 总裁

2. 敏捷执行:用 Jira 重构工作流

  • 需求即文档:每个项目启动必配 Confluence 页面(或 AI 自动生成的 Loom 视频摘要),明确解决问题、用户画像与价值定位。

  • 智能任务拆解:Rovo 自动将需求文档转化为 Jira 任务,程序看板清晰展示跨团队依赖关系。

  • 无会议追踪:所有任务实时更新状态,讨论记录与 Confluence 上下文深度绑定,彻底告别邮件沟通过载。

Jira 让我们无需状态会议就能掌控全局——每个问题的进展都触手可及。

—— Leith Stevens,产品负责人

实战案例:

全球 20 团队 3 个月打造新版 Jira

当我们在 Team'24 大会发布全新 Jira 时,背后的协作规模令人惊叹: 

- 6个时区、20支团队(涵盖工程、市场、销售)

- 全程通过 Jira 规划里程碑,Confluence 制定发布策略

- 目标对齐功能减少 40% 会议时间,日均节省超 500 小时

3. 知识复利:让经验流动起来

  • AI 知识助手 Rovo :集成 Loom 视频、Confluence 文档与 Jira 数据,实现跨平台智能检索。

  • 异步协作文化 :

  • 用 Confluence 白板进行头脑风暴

  • 通过 Loom 录制操作演示替代文字说明

  • 所有决策过程文档化供后续追溯

  • 知识自动化 :工程师平均每周节省 1-2 小时,每年可释放 500+ 小时/人用于创新

当知识不再是某个人的私藏,而是组织的共同资产,团队才能真正站在巨人肩上前行。

——Holly Tompkins,销售与信任业务负责人 

AI 赋能的协作进化

我们正在将这套体系注入产品基因:

  • 智能代理网络 :内部已创建3000+个 Rovo Agent,覆盖需求分析、代码审查等场景

  • 视频智能交互 :CEO 的 Loom 视频能实时捕捉观众疑问点,自动生成 FAQ 标签

  • 预测式协作 :新版 Jira 通过 AI 预测任务阻塞风险,提前触发预警机制

正如我们的实践所证明:当工具、流程与文化形成共振,地理距离与组织壁垒终将成为过去式。这不仅是 Atlassian 的答案,更是属于每个现代团队的未来工作范式。

 
 
bottom of page